企業環境應急物資庫是企業安全的"急救箱",平時可能覺得占地方,出事了就是救生圈。
1、物資籌備:按照《企業環境影響評價文件》《企業風險評估報告》《企業環境應急預案》《企業環境應急資源調查報告》上的要求,一項項地做好物資準備。要準備的物資一般包括污染源切斷、收集、控制、降解類,安全防護類,應急監測設備,通信指揮類等,各類推薦的物資清單,放在文末了,請拿去使用。
2、庫房建設:目前尚沒有專門針對環境應急物資儲備庫的建設標準,可以參照國家或地方應急物資庫建設的標準(例如:湖北省2024年剛實施的《應急物資儲備庫建設規范》DB42/T 2151—2023)。一般來說,需避光、防潮、防高溫。
3、分區存放:特殊物資儲備庫滿足相關行業要求,需要分區存放。舉個反面教材:某廠把酸中和劑和堿中和劑混放,差點引發二次事故。
1、設置AB角管理員:確保24小時能打開庫房,應急時刻找不到鑰匙,是要負法律責任的。
2、建立物資臺賬:可利用Excel表格,記錄物資名稱、型號、數量、有效期、維護記錄,保存≥3年。
3、季度物資盤點:盤點時建議按照物資數量是否齊全、物資存放是否合理、物資是否在保質期內、物資是否能正常使用這4個方面詳細盤點。小編曾遇到臺賬顯示30套防毒面具,實際只有28套,竟是保潔阿姨當“防塵口罩”順走了2套;也出現過應急手電筒沒有電;氣體檢測儀損壞等情況。
4、信息化管理:有條件的可以采用信息化管理,給滅火器、氣體監測儀貼NFC電子標簽,手機碰一下就能查看維護記錄。去年環保檢查時,小編3分鐘就調出了所有設備的校驗報告,把檢查組的姑娘都看愣了。
每半年搞次"盲演":隨機設定泄漏場景,要求10分鐘內配齊處置物資。每次演練你都可能發現問題,比如應急隊員竟然找不到pH試紙,后來發現被實驗室借走沒歸還。很多企業的應急物資庫,會分布在各個生產區域,這就更需要演練來提升聯動能力了。